洪偉雄
看著船一艘艘“駛進(jìn)”湖里街道“海絲”船模文化交流中心,洪雄偉滿臉洋溢著開心笑容。從事船模制作近30年,現(xiàn)在終于有這么好的平臺,能對外集體呈現(xiàn)自己及“戰(zhàn)友”們的船模,傳承船文化,這也是洪偉雄的最大心愿。
出生于繪畫世家的洪偉雄,沒有拿起畫筆,繼承父親的事業(yè)。童年時的一次船模夏令營活動后,他就徹底迷上了船模,“用船模說話,比圖畫更深刻?!边@之后,洪偉雄總會將零花錢悄悄的積攢起來,悄悄的拿去買船模來細(xì)細(xì)研究。30年來,他的“習(xí)慣”一直還未變,即使工作后,他也將大部分積蓄花在船模制作、大部分時間用于船模制作。
每艘船都是獨一無二的,為了忠于原船,更逼真的復(fù)原史船,洪偉雄總要尋找素材,盡量找出原船材質(zhì),即使史船用的是價格不菲的黃花梨木,他也要“照搬”。巨大的投入與心血換來累累碩果,近年來,洪偉雄憑借西洋船的精湛制作技術(shù),制作出“勝利號”、“海上主權(quán)號”、“五月花號”等西方精品名船。這過程中,也曾有人愿意出二十萬元的高價購買他的船模,但洪偉雄并沒有答應(yīng),視船模為珍寶的洪偉雄更愿意展示他的船模,讓更多的人感受船模魅力。
楊育錐
“福船”模型
被博物館永久收藏 中國四大名船之的“福船”性能優(yōu)良,用途廣泛,是中世紀(jì)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最優(yōu)秀遠(yuǎn)洋木帆船之一
楊育錐,今年65歲,耳順之年仍精神矍鑠,特別是說到中國船,更是兩眼泛光?!霸谖倚闹校袊亲顑?yōu)秀、最漂亮的船!”他說,在工業(yè)革命以前,中國是世界海上強國,中國的造船技術(shù)和航海技術(shù)世界一流。中國古帆船比西洋船性能更好,操作更便捷,其中“福船”則是中國船中最杰出代表。(“福船”是福建、浙江一帶沿海尖底海船的通稱)
"福船"是中國四大名船之首,是古代中國使用最多的遠(yuǎn)洋木帆船,在我國東南沿海、臺灣海峽及東南亞等海域都能見到她的身影,是中世紀(jì)“海上絲綢之路”最優(yōu)秀的遠(yuǎn)洋木帆船之一。連當(dāng)時阿拉伯人都使用"福船"往來交易。” 陳育錐說。
楊育錐從小在鼓浪嶼海邊長大,出生在造船世家,他當(dāng)了近10年的海軍軍艦技術(shù)員,又精通汽修、木工等技術(shù),這讓他對“福建古帆船”的研究和船模制作十分上手。不過,“福船”一般是家族或師徒傳幫帶,口口相傳,很少有圖文記載。因此,想要研究,甚至是制造,并非易事。
“海絲”船模文化交流中心展出的船模“花屁股”是楊育錐的代表作之一,在首屆中國船模征集大賽中獲二等獎,它也是“福船”的一種。為了尋找已經(jīng)消失的“花屁股”,楊育錐收集了大量相關(guān)資料圖片,甚至到該船型建造原地調(diào)查,還查閱到英國人沃斯特撰寫的《長江之帆船與舢板》有關(guān)“花屁股”文章。歷近一年的努力與探索,終于將船型的特點、結(jié)構(gòu)、拼接等要點琢磨清楚,并將模型制作完成。
2008年以來,楊育錐專心制作與上海“中國航海博物館”簽約的“福船”船模,到目前為止已有幾十條船模被該館永久收藏,如今包括“花屁股”在內(nèi)的3條船模也即將被中國航海博物館收藏。
楊育錐說,“福船”肩負(fù)著歷史的重任,又悄悄地離我們遠(yuǎn)去,留給人們無盡的遐想與懷念。“希望我們精心雕琢的船模能夠引起人們的關(guān)注,留住那漸行漸遠(yuǎn)的中國古帆船歷史,記住古代“海上絲綢之路”的輝煌,弘揚中國海洋文化,舟船文化?!?/span>
郭朝陽
“孤獨”船模師重拾兒時夢想 兒時父親帶我出海的小小漁船是一代廈門人的記憶。我期待能夠用船模留下記憶、留下船文化
30多年前的一個夏天,沙坡尾避風(fēng)塢里,一個小男孩跳上漁船,隨手撿起小木板和木棍,像模像樣地搭起一艘小木船,看著自己的小作品,小男孩高興地拍起手來。這個男孩叫郭朝陽,那時的他不曾想到,今后的人生竟與小小的船模緊緊聯(lián)系在一起。
今年43歲的郭朝陽是廈門本地人,祖輩父輩都以出海打魚為生,從孩提時代開始,他的生活便離不開船。而真正接觸到船模,還是上中學(xué)那年。由于動手能力強,郭朝陽成功加入學(xué)校組織的船模興趣小組,并為此而癡迷。
青少年時期的郭朝陽如愿成為一名專業(yè)航模運動員,曾代表廈門參加全國航模比賽,拿過第三名的好成績,并成為國家一級運動員。在此期間,他為了參加比賽訓(xùn)練而休學(xué)。“那時的我是很孤獨很迷茫。”當(dāng)時“像真航?!边\動十分小眾,就廈門而言,幾乎只有郭朝陽一人在參賽。一年后,他放棄運動員的身份回到學(xué)校繼續(xù)學(xué)業(yè)。不過,他的“航模夢”仍在繼續(xù),十幾年來,郭朝陽每天雷打不動,吃完晚飯后就泡在他的工作室里研究制作船模,有時還會通宵。
參加工作后的郭朝陽成了一名兼職航模制作師,擁有自己的團(tuán)隊與工作室,專門為造船廠制作航模。廈門一家造船公司給他的訂單已排到了2018年。在“海絲”船模文化交流中心里,陳列著近20艘郭朝陽制作的現(xiàn)代船模型,每艘都堪稱技藝精湛,代表現(xiàn)代船的先進(jìn)工藝。
“加入湖里街道"海絲"航模文化交流中心,成為一名航模老師,讓我不再孤獨,更感到幸福?!惫杽忧榈卣f,多年來,他的大部分時間被工廠船模訂單占據(jù),卻無暇制作心中真正想要的船模?!拔覠o法忘記兒時父親帶我出海的小小漁船,那是一代廈門人的記憶。我期待能夠用船模留下記憶、留下船文化。”今后,郭朝陽將把更多的時間用于船模教學(xué),讓更多的廈門孩子體驗船模制作的樂趣,領(lǐng)略廈門船文化的歷史。
白清海
船?!败妿煛?/span>
精通各種手藝活 做航模的都要身兼數(shù)行,掌握多種手藝,即當(dāng)鉗工、車工、漆工、木工,連針線活也要會做
四位船模高手中,白清海年齡最小,但并不妨礙他成為一個“船文化通”。在其他船模制作師眼里,白清海就是一位“軍師”。一直以來,白清海對舟船文化及船模制作十分清楚,對古今中外各種船型都了然于心,甚至是各種船的構(gòu)造、歷史背景也能信手拈來。
早晨,百舸爭流;傍晚,千帆進(jìn)港—七八歲時,在外婆同安后田家,白清海每次都會被充滿活力的船舶吸引,開始研究各種科普雜志,特別是艦船雜志,還會動手制作小船。漸漸地,他迷上了船模制作,不過這個興趣愛好并不輕松。
制作船模時,白清海要求精益求精,在制作前就一頭扎進(jìn)資料堆中?!白鲆凰掖?,往往需要一年半載,半途發(fā)現(xiàn)錯誤,要改就難了?!卑浊搴8嬖V記者,中國船史料記載較少,很難找到可參考的圖紙;若制作外國船模,又往往要仔細(xì)辨析,因為在傳播資料過程中會出現(xiàn)失真情況, “最近我在研究有關(guān)"74門炮"的船艦英文書籍,還得請精通英語的老婆做翻譯?!?/span>
對于白清海而言,船模制作不但是個苦力活,還是個技術(shù)活。由于市場上沒有專門為船模制作提供現(xiàn)成的材料,他總要到處搜尋與模型對象相符的材料進(jìn)行加工?!白龊侥5亩家砑鏀?shù)行,掌握多種手藝。”白清海說,船模師要當(dāng)鉗工、車工、漆工、木工,連針線活也要會做,總之既要心靈,又要手巧。
做船模不僅辛苦還需要耐得住寂寞。正因為如此,船模制作變得越來越小眾。“我不想讓船模工藝就這樣被淡忘?!卑浊搴Uf,很多孩子都沒見過帆船,對古帆船更是沒概念?!拔蚁Mㄟ^我們的船模,慢慢豐富舟船文化,形成更加完整的舟船文化歷史線索,傳承廈門舟船文化,讓廈門歷史更加鮮活,也展現(xiàn)古代"海上絲綢之路",弘揚現(xiàn)代"一帶一路"精神?!?/span>